欢迎访问商业维权网!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当前所在: 主页 > 政策法规 >

2012年北京市社区建设工作要点

  • 时间:2014-11-05 00:00
  • 来源未知
  • 字号:

为深化基层社会管理创新,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《关于全面加强城乡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2012年全市社区建设工作要以建设干净、规范、服务、安全、健康、文化“六型社区”为重点,加强城乡一体化社区建设,全面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,为首都和谐社会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。 一、继续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加强“六型社区”建设培育。以《北京市六型社区指导标准细则》为依据,在全市范围内开展“六型社区”示范社区评比创建活动,加大“六型社区”创建的宣传力度,调动社区居民在内的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,培育和评选出500个城市“六型社区”示范社区。 建立“六型社区”创建工作机制。按照北京市社区建设大会的要求,各区县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工作方案,统筹推进本区县“六型社区”建设。组织开展互评,及时发现问题、总结经验、树立典型。吸纳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参与创建,对“六型社区”建设进行全过程动态跟踪评估,达到以评促建、持续改进的目的。 完善城乡和谐社区片会工作制度。进一步深化片会会议制度建设,把“六型社区”建设与片会制度结合起来,完善信息通报制度、学习交流制度、城乡社区互帮制度、典型示范单位动态管理制度,积极组织开展城乡社区之间、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,实现片会制度的常态化,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单位的引导辐射带动作用。 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管理。重点培育社区服务性、公益性、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,积极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组织运作、活动支持、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帮助,通过购买服务、项目化运作等途径,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,充分发挥其提供服务、化解矛盾、反映诉求的积极作用。 二、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提升城乡社区服务水平。挖掘社区服务资源,把社区服务商动员、组织起来,依托96156社区服务平台,形成规模化、品牌化服务商联盟,实现“拨通一个电话、享受贴心服务”。 推进社区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。依据《北京市社区服务中心管理办法(试行)》,研究制定《北京市区县、街道(乡镇)社区服务中心评估标准》,开展各级社区服务中心评估工作,加强对社区服务中心的监督考核力度,规范各级服务中心的管理和服务,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。 加强社区服务站规范化管理。研究制定《北京市社区服务站管理办法》,规范社区服务站的设立,进一步明确服务站的工作职责和机制,完善人员配备和管理制度,加大投入保障力度,推动城乡社区服务站均衡发展。 促进社区志愿服务发展。继续推进社区志愿者登记注册工作,健全市、区县、街道(乡镇)、社区(村)四级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体系,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,提高社区志愿者注册数量,实现注册人数突破85万的目标。推动各级社区志愿者组织深入调查了解志愿服务需求,建立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库,定期向社会发布岗位需求,提供个性化志愿服务。 强化社区服务队伍建设。重点加强对社区服务中心(站)工作人员和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的培训,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社区服务骨干队伍。 三、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 推广信息化试点工作经验。继续完善和丰富社区信息化试点建设内容,推广试点街道和社区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功经验,加快推进社区信息化网络建设,整合政府各部门资源,建立社区基础信息库,实现数据一次收集、资源多方共享。 加强社区信息化网络建设。打造96156社区服务品牌,建立“一站式”、“一条龙”服务管理机制,围绕“六型社区”建设,开设96156社区大课堂8000节次,实现96156社区服务热线10秒接通率达85%。实施“小帮手”社区便民服务工程,建设社区居民基础信息库,为老年人、残疾人、儿童和流动人口提供个性化服务、精细化管理。积极推进96156社区服务平台向农村社区延伸。 四、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发展 研究制定农村社区建设指导标准。根据民政部相关文件精神,结合北京实际,研究制定农村社区建设指导标准,推进农村地区社区建设快速健康发展。 继续推进农村“典型示范社区”建设。按照《关于开展北京市农村社区建设典型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的工作意见》的有关要求,在全市农村地区开展典型示范社区创建活动,挖掘和树立一批勇于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,并取得一定实效的典型,评选出100个农村社区建设典型示范社区。 推进“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”创建活动。按照民政部要求,借鉴城市社区建设成果,以农村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为切入点,继续推进一批区县成功创建“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”。 加快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。参照城市社区服务站标准化建设的模式,完成500个农村社区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工作,实现农村社区服务站全覆盖。推动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建设,搭建农村社区服务的基础平台,进一步拓展农村社区服务项目。 创新农村社区建设体制机制。总结农村社区建设经验,形成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、乡镇中心村社区、传统农村地区等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。深化农村社区体制机制改革,进一步理顺乡镇政府与社区服务中心之间、村委会与社区服务站之间的关系,完善农村社区的管理和服务。积极培育和发展民间中介组织、农村各种行业协会、农村各类专业经济组织协会和社区志愿者组织,服务广大村民的生产生活。 五、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 推动社区建设理论创新。各区县围绕社区体制机制、社区服务模式、“六型社区”建设等重点问题,加强社区建设、社区服务实践经验研究,结合实际,深入开展理论研究,推动首都和谐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创新。 开展中介组织参与“六型社区”建设研究。启动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参与“六型社区”创建的评估机制研究,以理论研究成果推动中介组织在“六型社区”建设中发挥专业力量。 进一步加大社区宣传工作力度。主动加强与各大媒体的沟通,围绕重点工作任务搞好宣传。继续办好《北京社区报》“我的社区我的家”专栏。依托《社区建设信息》,加大对“六型社区”创建经验的总结、宣传、推广力度。各区县要严格按照年初下发的信息指标要求,及时、保质、保量地抓好信息报送工作。 六、以大民政文化为引领打造社区“亲和”文化广泛开展社区文体活动。以“北京精神”为引领,举办社区文化节、邻里节等形式丰富多彩、群众喜闻乐见的社区文化体育活动,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健康的社区氛围。联合市旅游委、市文化局、市体育局等部门广泛开展社区服务活动,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服务需求。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。推广“走千户,访千人”、走动式工作法等好的做法,组织社区工作者深入群众中去,加强与居民群众的沟通和交流,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,增进与居民群众之间的感情。 积极打造社区“亲和”文化品牌。广泛开展楼门文化、胡同文化建设,结合社区和楼门院组的特点与实际,推出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品牌,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、归属感。2012年3月14日